鞋架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鞋架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安徽当涂县陶庄遗址发现战国早期越国贵族土墩墓-【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5 23:37:23 阅读: 来源:鞋架厂家

因当涂县314省道改建工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和当涂县文物部门于7月10日~9月20日对马鞍山市陶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发现战国时期土墩墓一座,出土陶器、原始瓷器等珍贵文物40余件,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

陶庄战国土墩墓位于当涂县新市镇临川村陶庄自然村北侧约200米,为长方形浅土坑式土墩墓,墓葬局部已遭到破坏,现存土墩高约1米,土墩底部近椭圆形,长径约23米、短径约18米,墓坑基本呈东西向,长约6.7米、宽约3.5米、深约0.55米(其中打破生土部分深约0.3米)。从残存板灰痕迹看,椁室长5.1米、宽2.5米,似从中间分成东、西两室。东室中部、北部和西室东北部残存有零星的人牙和骨骼遗存,分布散乱;西室的东北部发现有肢骨4根,两根一组,东西向分布。在墓室东部椁室外侧有一个不规则椭圆形灰褐土坑,坑长径1.6米、短径0.9米、深0.16米,坑内有两根保存较好的股骨,可判断骨架头向北。从残存骨骼和牙齿看,此墓应为合葬墓,椁室外侧的灰褐土坑很可能为殉葬坑。

该墓随葬品包括两大类,一类为专门为陪葬而制作的陶质明器—仿铜陶礼器,一类为实用器。仿铜陶礼器包括鼎、三足盘、匜、角形器等,因随葬品正在修复整理中,其数量和配置情况尚不清楚,但鼎至少有三件,形制均高度接近同类青铜器。实用器包括陶器、印纹陶器和原始瓷器,器类包括陶釜、甑、钵、纺轮,印纹陶罐、瓮和原始瓷瓿、杯、盅等。此外还发现一件青铜镞和一颗蜻蜓眼玻璃珠。平面分布上,陶器、印纹陶和原始瓷器主要集中放置于椁室西部,而原始瓷瓿、陶匜、三足陶盘、青铜箭镞和玻璃珠则放置在椁室东部。值得注意的是,椁室西部不少随葬器物破碎成好几部分,同一件器物常被分成几部分放置于不同位置,似为下葬时人为打碎有意摆放所致。

从随葬品特点如细长外撇越式鼎足、原始瓷瓿上的简易牛首形双耳、敛口细方格纹硬陶小罐、原始瓷小口直壁杯以及鼎、盘、匜组合等来看,该墓时代为战国早期。从墓葬规模、墓室形制、随葬陶礼器及组合看,墓主身份应为中下等贵族。战国早期正当越国灭吴以后的鼎盛时期,随葬品也为越地常见器类,因此这应是一座战国早期越国贵族土墩墓。

根据发掘情况,该土墩墓的营建过程包括选址、平整地表、垫土、挖墓坑、建木椁、摆放随葬品、安置棺木、构筑封土等程序。首先,在高出四周约2-3米的慢坡状高地上选择了营建土墩墓的位置,略平整地表后开始垫土,垫土共分4层,厚约0.2~0.3米,形成椭圆形垫土台,之后于垫土台中心部位挖浅坑式墓穴,构建木椁放置棺木,最后构筑封土。现存封土共6层,分别从里向外呈半球状罩住墓室。垫土为纯净的黄土和青灰土,未见包含物,而封土则土色多样,应为有意混合而成,遗物罕见,仅发现零星泥质碎陶片。

土墩墓是商周时代流行于吴越地区的一种常见墓葬形式,包括一般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其基本型制为平地或浅坑掩埋或平地围建石室并构筑圆丘状封土,江浙沪皖地区土墩墓均有大量发现,时代集中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到春秋晚期以后,受中原和楚地墓葬制度的强烈冲击,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在吴越地区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到了战国早期,土墩墓已有逐渐绝迹之势,因此战国时期土墩墓在江浙地区仅有零星发现,在安徽则是首次发现。

陶庄土墩墓所处的当涂县新市镇紧邻江苏南京,处于宁镇地区核心位置,从西周到战国,这里先后处在吴国、越国、楚国的统治之下,在墓葬形制上大致经历了土墩墓、土墩墓向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过渡或二者并存、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三个阶段,陶庄土墩墓正处于上述三个阶段的中间阶段,这一发现不仅为研究该地区战国早期墓葬制度与葬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对于研究宁镇地区土墩墓的形制演变具有重要价值。随葬品中原始瓷器、印纹陶器和仿铜陶礼器共出以及殉葬坑的发现等则为探讨战国早期越国政治、经济及其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线索。

街机群英传下载

仙旅奇缘

大唐剑侠手游

逆苍穹无限元宝破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