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架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鞋架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南北朝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史概述_[#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1-06-07 11:52:45 阅读: 来源:鞋架厂家

从公元263年魏灭蜀以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之后,许多门阀士族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并与同时代北方的北朝统称“南北朝”。

一、南北方迥异的瓷器

此时,南北方的制瓷业发展不平衡,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较快,钱币铸造业的发展和厚葬的风尚在民间盛行,这些都为制瓷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中原地区大批人员纷纷南下,其中不乏陶瓷业技工。所以,当时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窑为中心,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成就,制作出了许多青瓷作品,而这些青瓷作品就是被人们称颂的“六朝青瓷”。

这一时期,南方的窑炉也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10余米。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还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的,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

与此同时,北方地区的制瓷业则处于萧条境地,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延用圆形馒头窑。直到6世纪初期,北方的墓葬中才有随葬的青瓷被发现,晚期的墓葬中才出现了白瓷。

总之,北朝晚期,南、北方青瓷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北方青瓷胎料中氧化铝的含量高,往往有因温度不足而瓷化程度稍低的现象,但瓷胎的颜色比南方要稍淡一些,多为灰白色或白色;二是北方青瓷釉的光泽性好,玻璃质强,釉面常有开片,流动性大。没有南方青瓷那种失透的感觉;三是北方青瓷胎体厚重,与六朝青瓷相比显得形体硕大;四是北方青瓷的装饰方法较多,有堆贴、模印、镂雕、刻划等,纹饰中受佛教影响的纹样如莲花纹、忍冬纹等较多见。

二、白瓷的迅猛发展

4世纪末,鲜卑和拓跋部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建立了北魏政权,随后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丰厚制陶基础的北方窑业一跃而起。考占发掘的资料表明:在河北、山西发现的十余座东魏、北齐墓中,都出土了白胎青瓷。它表明:北朝时,北方工匠开始选用含铁量低的原料制瓷坯,以提高胎色的白度和增加釉色的纯正。白胎青瓷的烧制不仅标志着北方制瓷工艺在原料的选配上较南方工艺有了长足进步,更重要的是它为早期白瓷的烧成准备了技术条件。

据考古发掘证实:北方白瓷早于南方出现并得到发展,并非是由于南方制瓷业技术的条件不足,而是与南、北方地区长期形成的社会风俗,以及人们对色彩欣赏的习惯与禁忌心理有关。江南地区山清水秀、四季常青的生活环境养成了人们崇尚青色的欣赏习惯,天长日久就形了青瓷垄断南方制瓷业的局面。而从殷商时的白陶到汉代彩绘陶卜的白色陶衣,却表现出长期生活在多雪环境中的北方地区人们所追寻的一种以白为美的旨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民族融合,“尚白”的习俗越发,一泛而强烈,导致北方瓷业中的白瓷迅速发展。

国内发现的有关白瓷的最早资料是在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中出土的北齐白瓷,有碗、杯、缸、长颈瓶等,其特点是釉层薄而滋润、呈乳白色,但釉色仍泛青,还不是成熟的白瓷。国外发现的资料还有更早者:韩国清州博物馆收藏有韩国公州武宁王陵(529年)出土的一件白瓷灯盏,经鉴定是中国的瓷器。

白瓷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一个瓷器的品种,更为我国以后瓷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坚实的平台,并为北齐以后中国陶瓷的青、白两大瓷系并驾齐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有了白瓷,才有了我国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彩瓷,才有了我国瓷器高超的绘画等装饰艺术。

三、佛教对南北朝瓷器的影响

东汉时期,佛教传人我国,到南北朝时期开始盛行,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窑和僧尼的数量猛增。这时的绘画、雕塑中都吸收、融会了不少外来因素,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也随处可见。

北朝时期的代表作品—出土于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的青釉六系莲花大尊,它的装饰集印贴、刻花和模印等多种方法于一身,上部的飞天、团花、双龙与兽面都是用模子印好后再粘贴上去的,并配以三层外撇莲花瓣,整体装饰给人以雄伟而又飘洒的感觉。

此时,陶瓷还被大量地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虽只是用于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都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式样。而且,这时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和文房用具等等。

冷却系统价格

葫芦工艺品雕刻

室内房门锁货源

C型材设备货源